對于環保部的“國家秘密”說,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24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認為環保部的說法值得商榷。馬軍認為,土壤污染事關公眾健康,環保部不能簡單以“國家秘密”為由來剝奪公眾的知情權。他建議環保部應該先公開可以公開的部分。
事實上,原國家環保總局與國土資源部早在2006年就曾做過全國土壤污染調查,但是,污染數據至今沒有公開。
回信未涉及土壤污染數據
據董正偉介紹,今年1月30日,他通過在線提交和發送電子郵件方式,向環保部提交了兩份信息公開申請,一份是申請公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方法和數據信息;另一份是,申請公開全國土壤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方法信息。
“今天上午收到了環保部的公開答復函件。實事求是講,環保部這次信息公開答復做的比較好,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作出答復,答復內容總計22頁。”董正偉說,環保部的答復是近幾年其申請20多個部委政府信息公開“一次性政府信息公開紙張內容較多的之一”。
董正偉表示,讓他感到遺憾的是土壤污染調查數據信息沒有公開。
環保部在發給董正偉的“環境保護部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以下簡稱告知書)稱,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數據屬于國家秘密,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14條規定,環保部不予公開。
對環保部的“國家秘密”說,董正偉認為是環保部不敢公開,“此前,環保部多次對媒體稱土壤環境污染狀況調查數據報告國務院批準后向社會公開。由此看來,土壤污染狀況數據十分嚴重,環保部不敢向社會公開。”董正偉說,土壤污染狀況數據關系到每個公民的生命健康和居住環境安全問題,事關公共利益,環保部以國家秘密為借口不公開,顯然不符合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主旨精神。
董正偉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土壤環境污染數據不公開不利于公民樹立環境保護意識,不利于土壤環境保護治理;不公開還會嚴重影響公民知情權與監督權,
專家:土壤污染數據確具敏感性
就環保部以“國家秘密”為由不公開土壤污染數據,馬軍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土壤污染數據確實存在敏感問題,但他不贊同環保部的做法。
馬軍認為,“土壤污染了不僅會對公眾健康造成直接損害,它還可以通過食品、農作物種植以及地下水滲透對人體健康造成間接損害,土壤污染問題事關公眾健康,公眾應該有知情權。”馬軍說,土壤污染相比大氣、水、垃圾等的污染,更具隱蔽性,公眾僅憑其感觀很難對土壤污染作出基本判斷。
他認為,從這個角度講,環保部應該更加重視土壤污染信息的公開。但是,馬軍也表示,土壤污染數據確實具有敏感性,他不否認,污染數據一旦全面公開可能會引起一些社會問題的出現。
“因為我們國家從來沒有公開過土壤污染的信息,比如,房子建在污染的土地上,一些被污染的土地可能仍在種植農作物等等。這樣的信息一旦公開很有可能會引起大范圍或大數量人群的恐慌。”馬軍說,環保部不公開土壤污染信息可能也有其掌握的數據不是非常完整和準確的原因。
“但是,這些都不能成為環保部不公開土壤污染信息的理由。”馬軍認為,對于土壤污染狀況公眾有知情權,土壤污染治理也需要公眾參與。
他建議,環保部對土壤污染信息不要*不予公開,環保部應該就敏感數據以及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數據作出充分解釋,并告知公眾將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經過3年或5年的治理,環保部可以再去公開這些信息。”馬軍認為,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土壤污染數據的敏感性和公眾的不滿。
馬軍建議,對于土壤污染信息,環保部*可以借鑒公開PM2.5信息的做法,而不應該簡單的回避。
曾投入10億元調查土壤污染
“為全面、系統、準確掌握我國土壤污染的真實‘家底’,有效防治土壤污染,確保百姓身體健康,環保總局和國土資源部18日聯合啟動了經費預算達10億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這是新華社記者2006年7月18日發布的消息。
2月24日,環保部在發給董正偉的告知書中也提到了此次調查。
事實上,按照原國家環保總局與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規定》要求,此次土壤污染調查結束后,相關部門需要將全國重點區域土壤污染調查分析數據及有關資料全部歸檔,建立重點地區污染土壤數據庫和國家檔案。同時,各省也要建立重點污染土壤省級檔案。
但是,至今這次土壤污染調查的數據沒有公開;國家及省級檔案是否建立調查部門也沒有披露。
今年1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對于土壤污染的具體信息也沒有透露。對于公眾來說,土壤污染狀況仍是一個。
本報北京2月24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