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內容:
調查動機
“大漠浩瀚、蒼涼、雄渾,千里起伏連綿的沙丘如同凝固的波浪一樣高低錯落,柔美的線條顯現出它的非凡韻致。”這是一段有關騰格里沙漠的文字記載。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就在這片美麗沙漠的腹地,聚集了一批污染嚴重且污染物零處理的化工企業。這一將給沙漠造成不可修復的破壞的工業園區,卻被當地稱為“工業奇跡”……
□特別調查
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氨氮、磷酸鹽、色度、PH值等指標均嚴重超標的含強酸化工廢水不送專業污水廠處理,而是通過晾曬以求自然蒸發。更令人瞠目的是,這種污水處理工藝居然獲得了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廳的環評批復。
處于騰格里沙漠腹地的騰格里工業園區的化工廢水采用的就是這樣的處理技術。
近日,《法制日報》記者隨中華環保聯合會法律中心調查人員一行人一起赴內蒙古阿拉善左旗騰格里工業園區進行調查采訪。調查人員將在當地收集的飲用水樣本以及工業廢水樣本送檢,結果顯示,距離騰格里工業園區2公里左右的當地牧民的飲用水中所含致癌物質苯酚超過國家標準410倍。
騰格里沙漠是我國第四大沙漠,以化工企業為主的騰格里工業園就坐落在沙漠腹地。專家表示,在沙漠腹地如此密集地建設污染嚴重且污染物零處理的化工企業,將會對*的沙漠生態環境造成難以修復的破壞。
事實上,由于騰格里工業園區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接壤,據當地群眾反映,騰格里工業園區工業廢水通過地下滲透已經影響到當地的地下飲用水,并對黃河水的水質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知情人稱化工廢水偷排沙漠
8月上旬的一天,《法制日報》記者隨中華環保聯合會的調查人員來到寧夏中衛市,在當地人的指引下,從中衛驅車不到半小時就進入了騰格里沙漠。
在正午的陽光下,金色的大漠令人心曠神怡。
然而,越往沙漠深處走,感覺越不對—— 一股股刺鼻的化工味道順著風向由遠及近不斷地飄移過來。“再往里走,就是騰格里工業園了,這個工業園都是化工企業,味兒就是從這些企業里過來的。”當地知情人說。
在這位知情人的帶領下,記者與調查人員繞著工業園轉了一圈。粗略一數,僅在路邊的化工企業就有十幾家。這位知情人說,騰格里園區的化工企業總共有30多家。今年3月,有媒體曝光過這里的污染問題,“現在一些小的化工廠已經停產,但是大的企業仍在生產”。
記者看到,在一些企業的周邊仍有大片廢水,有的已經形成了沼澤狀。這位知情人說,記者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量的化工廢水被這些企業非法注入沙漠。
“這些企業通常白天不生產,到了晚上才開始生產。”根據這位知情人的反映,調查人員在到達騰格里工業園的當天22點左右,再次驅車進入騰格里工業園。記者看到,一些小的企業門前一片漆黑,從工廠外面看,確實看不到仍在生產的跡象。
但是,當記者一行人乘坐的出租車經過內蒙古津盟化工有限公司以及內蒙古新亞化工有限公司時,卻看到廠區內燈火通明。
后經調查人員核實,內蒙古新亞化工有限公司確實在生產。據該公司內工人介紹,當地政府允許新亞化工有限公司將液氨用完后再停產。
污染卻被稱“沙漠工業奇跡”
記者一行人在騰格里工業園繞了幾圈,發現園區的化工企業基本都是內地或沿海地區西遷過去的。
園區里的企業不僅有浙江、江蘇、天津來的,甚至還有外資企業。
內蒙古新亞化工有限公司是天津亞東化工有限公司在騰格里投資建設的一家企業。
“亞東集團是專業從事精細化學品研究、開發和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說白了,就是一家專業生產染料的企業。”當地知情人說。
對此,亞東集團也承認,其公司產品主要用于染紙、棉、毛、尼龍、皮革等直接染料和紙用液體染料,同時還生產染料的中間體。
內蒙古金石鎂業有限公司、阿拉善盟金石礦業有限公司是盾安控股集團公司在阿拉善盟設立的子公司。而盾安集團大本營則在浙江省杭州市。
這家號稱“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的“中國低碳發展企業”,也將后續發展空間定位在騰格里工業園。
2012年9月25日,內蒙古錦洋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精細化工和10萬噸PVC深加工一期項目工程竣工。
與前兩家從內地和沿海地區西移過來的企業相比,錦洋化工身份確實夠“洋”。據騰格里工業園相關資料證實,錦洋化工是一家韓國企業。這家騰格里工業園區的惟一一家洋企業,其年產的20萬噸精細化工和10萬噸PVC以及年產6000噸AC發泡劑產品遠銷世界78個國家和地區。
據當地人介紹,騰格里園區的30多家化工企業,幾乎都是外來企業。
這些西移過來的污染企業,在當地政府的眼里卻是“創造沙漠工業奇跡的功臣”。來自騰格里工業園區管委會的一份材料上稱,截至2011年年底,“園區初步形成了硫化系列、萘系列和苯系列三個染料精細化工產業鏈,成為全盟打造‘雙百億工程’的重點開發區(園區)之一。2010年,園區完成生產總值11.59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1.53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59億元,財政收入5252萬元”。
在阿拉善左旗的工業*,自打騰格里工業園投入運行后,無論是工業產值還是財政收入,確實創下了歷史之。
污水廠閑置廢水靠太陽蒸發
如果不是知情人帶領,外來人根本無法想象在騰格里沙漠深處居然有“污水處理設施”。
8月上旬,中華環保聯合會調查人員與記者一行在知情人的帶領下,曾兩次深入騰格里沙漠腹地,實地查看該“污水處理設施”。幸運的是,兩次均遇上通往“污水處理設施”的路障沒有上鎖。“否則,就得徒步進去。”當地知情人說。
驅車經過多個金色沙丘后,一股股濃烈的令人窒息的化工氣味在沙漠中彌漫,車行十幾分鐘后,首先進入眼簾的是一塊“園區污水處理池項目簡介”(園區前邊幾個字已無法看到)巨幅牌子。牌子上黑色字體寫著:經自治區環保廳環評批復,阿盟(阿拉善盟)發改立項批準,分期建設的4座污水處理池“通過自然晾曬和自然風干蒸發、固體物人工收集等措施,達到污水無害化處理”。
記者走近4座污水處理池發現,3座池子已經裝滿污黑的化工廢水,如果迎風,強烈的化工氣味會嗆得人無法呼吸。
中華環保聯合會調查人員下到惟一一座沒有放水的池底,發現盡管池底有水泥層覆蓋,但是,沙子還是從水泥板間大裂縫處冒了出來。“化工廢水就是通過這些大裂縫滲透到沙漠中。”知情人說。
在通過污水晾曬池的路上,兩位看護工告訴調查人員,他們是新亞化工派來看管水泵的。“4個晾曬池,一家企業一個。”兩位看護工說,新亞化工為了讓自家企業的污水快些蒸發掉,特意在池子里加裝了水泵。據他們介紹,當地政府給企業開出的復工條件是,誰家的污水蒸發完了,誰家可以復產。
兩位看護工說,他們也知道有污染。“池子里的水整到衣服上,衣服就爛了,我這褲子上的洞就是燒的。”一位看護工說,在新亞化工的工廠里污染更厲害,“生產時穿的解放鞋,三天一雙”。兩位看護工透露,工廠里排出的是含有強酸的化工廢水。
“中衛那邊一直在反映污染問題,中衛吃的是黃河水,聽說騰格里的化工廢水通過滲透已經污染了中衛的飲用水。”兩位看護工說,“工廠停工就是因為中衛那邊有反映。”據他們透露,園區附近的地下水已經被污染。
調查人員在3個晾曬池取水樣后,送北京有資質檢測機構檢測后發現,3個晾曬池中的化工廢水多項指標嚴重超標。其中,生化需氧量超標229倍;化學需氧量超標138.3倍;氨氮超標35.96倍;磷酸鹽超標22倍;色度超標11.5倍;PH值達到1.24,屬于強酸水。就是這樣的化工廢水,按照內蒙古環保廳的環評批復,可通過晾曬達到無害化處理。
據當地人介紹,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與江蘇一家公司采取BOT(私人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特殊的投資方式)建設的一座日處理5000噸污水的污水處理廠。該工程總投資為3600萬元,2010年10月完成,但竣工后一直沒有投入使用。8月上旬,記者一行到該污水處理廠時,當地人稱,這個污水處理廠可能要被拆掉。
附近飲用水井檢出致癌物
記者一行人在騰格里工業園調查采訪期間,曾就工業園區企業污染問題,采訪阿拉善左旗特莫烏拉嘎查、呼蘭哈達嘎查的多位牧民。
“這么多化工廠集中在這里能沒有污染嗎?”在阿拉善左旗東湖草原的牧民們告訴調查人員。
“像盾安這樣的企業都是白天不排,晚上排出的都是黃黃的煙,味道可大了。”牧民們說,這些化工企業的化工廢水直接排入沙漠中,“用鐵鍬挖一下,就能提出黑色的東西來”。
一位牧民說,近吃了井水后還會肚子痛,“原來有泉子,現在也吃不成了”。
“因為污染找過旗政府鎮政府。鎮上領導說,這些污染企業給當地帶來好處,牧民才有補償,禁牧款就是這些企業出的。”牧民們說,他們去反映,得到的就是這樣的答復。
一位知情人當著記者的面,進入東湖草原的一處水洼地,果然如牧民所說,水洼地下是一片片的黑泥。
“這些水洼子以前牧民喝,牲畜也喝。現在有了污染,就成了牲畜喝水的地方。前些天還有100多只羊流鼻血死了。”一位牧民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他們懷疑羊死亡與污染有關。
在知情人下,調查人員在距離騰格里工業園區兩公里左右一當地牧民飲用水井里取水樣,回京送有資質檢測機構檢測后,發現該飲用水源揮發酚類(以苯酚計)達到0.822mg/L,超過國家飲用水標準410倍;此外,在此飲用水樣中還檢測出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以及硫化物均超標。
“天空”遇浩劫將難以修復
據當地牧民介紹,騰格里蒙古語為“天”,翻譯成漢語,就是茫茫流沙如渺無邊際的天空。
在騰格里工業園采訪期間,記者曾特意到沙漠中看星星,浩渺天空可以清楚地看到北斗七星。一位在此做調查的北京大學生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只要不是陰天,幾乎天天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銀河系。
只有身臨騰格里沙漠,才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其*的生態環境。
據資料記載,騰格里沙漠是我國第四大沙漠,我國的第二大河流——黃河流經騰格里沙漠的東南邊緣。
“騰格里沙漠中還分布著422個存留數千萬年的原生態湖泊。湛藍天空下,大漠浩瀚、蒼涼、雄渾,千里起伏連綿的沙丘如同凝固的波浪一樣高低錯落,柔美的線條顯現出它的非凡韻致。”這是一段有關騰格里沙漠的文字記載。
這份資料稱,422個原生態湖泊中的251個湖泊仍有積水,主要為泉水補給和臨時集水,大部分為第三紀殘留湖,這些殘留湖湖盆光熱充足,水分條件較好,地下水較豐富,埋深1至2米,是當地牧民的主要集居地。
“一旦地下水被污染,千百年來牧民們生存的棲息地不僅將失去,更重要的是,我國的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的生態環境可能也將面臨嚴重威脅。”專家警告說,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修復幾乎是不可能的。 文/圖本報記者郄建榮